昔日一身戎装,今日油田脊梁——致敬!最可爱的你们
他们吃过草根,他们啃过树皮;
他们杀过敌人,他们流过鲜血;
他们从不低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解放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1345yr7y8x&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太帅了!这个视频一定要戳戳戳!)
当兵,是高温熔炉里的矿石,
出炉后成了当当作响的钢铁;
当兵,就像土烧成了陶,
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
昔日,我们着一身戎装
今日,我们是油田脊梁
无论何种身份,
我们都不会忘却那段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我们在油田,
向祖国敬礼!
陈 冬
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的踏上南下列车,奔赴祖国最南岸,成为粤、港、澳维护和平与稳定的一名武警特勤人员。三个月新兵训练刚刚结束,他就被武警总队政治部抽调担任粤、港、澳特勤部队的“战地记者”。从2006年到2008年,两年的随军生涯,不仅让他经历了海上稽私、边界缴毒、黑市缉毒等危险行动,还和特勤部队一同参与了2008年的南方冰灾、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救援及维稳工作。
他叫陈冬,是江苏油田采油二厂的一名宣传员。2009年,他退伍后来到油田。多年来,他凭借着“脱下军装还是个兵”这种坚定的信念,在工作中任劳任怨,踏实肯干。为了能真实反映采油二厂抗洪将士们面对洪水不屈不饶的精神,他早早来到湖区穿好齐腰高的连体雨裤,戴好密不透风的救生衣,开始一天的跟班劳作。水流不时的从齐胸高的水鬼服上端灌入脚底,原本干燥的水鬼服内胆被承载了近10斤多的水,从脚到腰全部被水浸湿。就这样,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被记录下来,当他因为这组照片站在全国摄影比赛领奖台时,他的感言只有一句:“你只有深入到最前沿,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美!”
关云鹏
2010年关云鹏高中毕业后抱着一腔热血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由于新疆局势紧张,他所在的部队多次参加了维稳任务。在此期间他以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为己任,并多次在维稳的任务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荣获个人二等功。在退伍回来后他选择了采油二厂安装队,成为了一名安装工。工作中的他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并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各项安装技能。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素质,他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新闻写作,经过了一年的努力他成为了一名基层通讯员。如今的他依旧奋战在施工生产一线,并为一线的工人们记录下他们的辛苦。
张 军
张军现年50岁,他从小有个军人梦,怀揣梦想的他有幸成为河北保定38军榴炮连的一名炮兵 。当兵的第二年他因为表现突出,光荣入党。三年部队生活后,他告别军营,回到安徽油田成为一名石油工人。从此一杆焊枪成为他新的武器,细长的根根焊条成为焊枪的子弹,一年四季焊花飞溅, 汗水在背颊上滚流。2014年油田单位几经重组,他转岗到洗井班成为一名特车泵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不仅熟悉了洗井工艺流程,还掌握了洗井设备的维护保养基本技能。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每次执行任务时,他都身先士卒,脏活、累活抢着干,从来都没有一句怨言,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张 翔
在穿上红色工衣前, 张翔曾是一名特种兵。特种兵的训练紧张而激烈,摸爬滚打又痛快,另外还有抗洪抢险、消防演练等特殊训练。退伍回到油田,大队开展消防演练,张翔经常背起空气呼吸器,走上讲台给大家讲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在消防演练现场,他还热心指导大家正确、迅速佩戴空气呼吸器,指出现场急救的误区和盲点。他说,能把在部队所学的知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是一件乐此不疲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翔喜欢上了写作,成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最大的收获是加入了通讯员队伍,从中感受到写稿的收获与快乐,认识了很多笔耕不辍的通讯员前辈,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多读书、多看报,努力记录下身边的感人瞬间和励志场景,辐射他们的奉献精神,这是张翔另一个努力方向。
刘 沛
90后的刘沛很早就戴上了石油人的帽子,在一厂采油队从事采油专业,当听到“宝岛尚未回归,南海还在滴血,藏南更在异手,中国人民解放军需要你!”的征兵口号时,他听从祖国的号召脱下蓝工服,穿上迷彩服,前往对台一线的陆军某集团军服役。入伍第一年火线入党,第二年挂着优秀士兵的奖牌含泪退役。退役不褪色的他来到二厂安装队工作,第二年就荣获厂技能大赛安装第一名。随着油田专业化重组,他弃武从文,来到油气生产服务中心党委办公室从事宣传工作,利用半年时间学习写作知识,时常能见到他的办公室灯夜里三点还亮着。逐渐胜任工作的他率先推动宣传改革,以片区竞赛促进单位互助,以单位联动促进优劣互补,获得良好成效。
郑 晔
他个子不高,有些胖,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是兴化管理区李堡站年龄最小的成员,他叫郑晔。
很偶然的一次同行,发现他有一本伤残军人证,看着我不相信的样子(因为根本看不出来哪里伤残),我们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他20岁就去无锡当炮兵了,新兵训练要做到每天睡前“三个100”,即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蹲下起立,甚至有时候会扛个人来做,一天一个五公里。
他就是在五公里负重跑时受的伤,摔倒的时候他甚至能听到“咔嚓”一声,整个人就再也站不起来了。他告诉我,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医生说即使接好了,也不可能像正常人那样走路,当时他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的。是他的战友们陪他渡过了那段最难的日子,不仅每天轮班来陪他,照顾他,在后期的康复治疗中也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和鼓励,要不他不可能恢复的那么快,那么好。
我眼前浮现出这孩子平时在工作中的很多事情……管线穿孔需要挖坑,我来;站内清罐需要人进去,我来;清理污油污水池,我来;连今晚的红烧肉谁来做,他都抢着干……我想“军魂”已经深深地融入他了,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在部队里“凡事敢为先”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这就是褪伍不褪色的当代军人。
李晓波
李晓波2005年去往无锡某部队服役,部队里铁的纪律让他难以接受,但他自小就不服输的精神一直支撑着他咬牙坚持。在军事项目上,他以单杠、仰卧起坐、手榴弹投掷等科目全优的成绩,被评为新兵连训练标兵,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个奖牌。进入老兵连后,他分别在共同科目和单兵科目全团比武中获得手榴弹投掷第四名和军械器材专业第二名,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2007年退伍后,他当了一名采油工,先后两次获得厂双文明,优秀团委,优秀青年,个人三等功等荣誉称号。看着身边的师傅们许多都是技师和高级技师,他不服输的精神再一次涌上心头,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今年全局青年岗位能手技能大赛中,李晓波获得了采油工种第三名,同时被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学习标兵。
黄建华
1987年11月,已经在钻井队参加工作三个年头的黄建华,响应国家征兵入伍的政策,去了山西。临出发前一晚,父亲对他说,“孩子,不管到哪里都要脚踏实地的干,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子……”
部队的训练十分枯燥和辛苦,每当他遇到困难时,父亲那晚说的话就会激励着他咬牙坚持下去。在第二年,全团16个先行班队列会操比武中,黄建华作为排头兵完美的完成每一个动作,取得全团第一。同年被评为优秀学员,钻井人武部奖励一百元,并派人像送喜报一样把奖状送到父亲单位,父亲高兴极了,用镜框放好挂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第三年,在全军五长集训过程中,由于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
三年的当兵经历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荣获厂技术大赛第一名,厂优秀共产党员5次,厂劳动模范等。
蒋劲秋
1988年出生的蒋劲秋非常感慨地说:“当兵后悔2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作为一名曾经的士兵,他已经离开心爱的连队三年多时间了,但军队当中所发生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那曾经的五年军旅生涯,将永远是他人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虽然他已经退伍好几年了,但他却骨子里却依然有着军人的特质,那就是纪律和服从!目前在油服中心车船服务大队真武项目部从事驾驶员工作的他也依然在贯彻服从这一理念。
任高飞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不精不算合格兵。
任高飞清楚的记得,刚入伍时,很多战友觉得在军营里不自在,有些约束,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当真正离开时,却做梦也都在逃避摘下军衔的场景。他那是常想,以前自己心中那些抱怨,不满都跑到哪里去了。他也曾问过许多战友,他们都无法回答,唯一的解释是都是军人。
现在他在油田工作已经近三年,虽然已经适应和融入当前的工作、生活,但是军人的超强执行力、严格遵守纪律的风格依然没有变,作为一名穿红工装的军人,任高飞说:“工作不努力不算尽职责,技能不精也不算合格石油人。”
钱 伟
当不了一辈子的兵是钱伟最大的遗憾。在当兵时,他最爱部队,最中意穿军装,说这样才会有安全感。但最后,他还是脱下了这身热爱的军装,向“八一”军旗行最后一个军礼,依依不舍地离开。
奉献的是青春,选择军营他无怨无悔!
火热的军营、挥汗如雨的训练场、浓浓的战友情,他毕生难忘。
送战友,别老兵。他说:“我只是一个兵,当不了一辈子的兵。”
张裕卿
2006年张裕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经过两年部队生活的历练,他爱上了部队,爱上了身穿的那套橄榄绿,体会到了当兵的艰苦和不易,更体会到了军人的光荣责任和神圣义务。
转眼间,他退伍已10年,来到江苏油田工作也已经8年。来到工作岗位后发觉,其实工作和当兵有着许许多多相似的地方。同样的责任心,而且处理突发问题时要非常谨慎小心。同样的制度化,服从上级安排,更好的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同样的正能量……
最重要的,现在他身边也有一帮一起“战斗”的“战友们”,如同一个部队,团结友爱、攻坚克难。来到采油一厂,再一次点燃了他这个退伍军人的激情。
袁美金
1986年10月,刚满18岁的袁美金,响应国家征兵号召,和几十个新兵蛋子一起踏上了北上当兵服役的光荣旅程。
到了部队在部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长,只要班长一声令下,无论需要执行哪项任务,是怎么也不敢不听的。当然,袁美金也打心眼里钦佩他的班长,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关心新兵,样样做的都好。
1990年他从部队退役后,回到了采油一厂工作,成为了一名采油工人。来到岗位不久,被提拔当了副班长。那会儿,他就突然想到了部队班长的话:只有自己做到以身作则,才能带好手下的兵。
如今,他当班长已20多年,班组里的每一位班员不仅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在一起,而且个个都是工作作风和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员工,深受单位领导好评。同时,袁美金也不断加强技术上攻坚克难的磨练和训练,在降本增效和创新创效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20多年班长以来,为单位节约生产成本开支达60多万元,多次被荣立个人三等功,厂双文明先进个人,班组油水井“一类”达标率管理区最高,班组曾被管理区评为“三标”管理样板班组。
唐 涛
2005年12月,22岁的唐涛去往石家庄当兵。同学问他,当兵苦吗?他说:我不怕吃苦!
刚开始,他并不能适应军队的严格,就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既然义无反顾地选择来到了部队,那我就必须服从部队铁一般的纪律,我得做个称职的兵,做个不怕吃苦、能征善战的新时代好兵!
经历了四个月的新兵历练,他终于彻底从稚气未脱的学生模样转变成为了一个合格士兵。在授衔的那一刻,他热泪盈眶,有一种发自肺腑的骄傲和自豪,激昂地唱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唐涛说:“那种从血液里奔腾出来的自豪感顿时在全身沸腾了起来!”
2008年月,结束了两年的当兵生涯,告别了朝夕相处,一起摸爬滚打,一起野战训练的亲密战友,离开了他深爱的军营生活。脱去军装的他,来到了江苏油田,成为了一名一线石油工人。从此,过上了与油井为伴的石油人生活。作为一名党员,去年,他积极响应厂里走出去外闯市场的号召,主动报名赴疆劳务。他说,我不怕吃苦!
闻开杰
2012年的冬天,闻开杰踏上了通往武警北京总队的列车,一路向北。周围的小迷彩在询问名字间打开了话匣子,不一会就打成了一片。新兵连结束,闻开杰被选入军乐团,成为一名文艺兵。利用文艺兵多种才艺,他和战友们形式多样地、生动活泼地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策、传播革命思想和鼓舞革命士气。两年后,闻开杰从部队退伍回到油田,干起了安装抽油机的工作,所在的安装维修班人员比较少,维修工作量大,经常加班加点,但帅气、干练的他总是一脸的灿烂笑容,任劳任怨。虽然经常风吹日晒,浑身都是黑乎乎的石油和脏兮兮的泥水,但他总是很乐观地说道:“看到自己能融入上产大军,紧跟在老师傅们后面,学习技能,为油气生产服务,这也是一种幸福。”
卢 钊
1994年入伍的卢钊,服役于东北野战军驻哈尔滨某部。当兵期间连续3年荣获军区“优秀士兵”称号。1997年,退伍回到油田。
虽已退伍多年,但他一直秉承着乐于助人的信条。小区内有很多年龄大的老人都认识他。卢钊只有有空就会陪空巢老人坐会儿,说说话,唠唠家常,帮助这些老人解决了生活上一次又一次的困难,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邓 聪
军人情愫,是每个男人一辈子的情愫。
1993年出生的邓聪,在2011年应征入伍,到山东济南当了一名武警军人。部队的生活远比想象中的要辛苦,早上六点出操,每晚十点半睡觉。邓聪还记得,在新兵训练时,班长经常说:“合理的叫训练,不合理的叫磨炼。”
两年的部队生活,虽然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体力上有些透支,但在部队养成的服从指挥、永不言弃、奋勇前进的精神让我受益终身。
2015年退伍后的邓聪回到了油田,先后在盐海采油管理区大班和兴化采油管理区联30-1站上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一切都是新的起点。在师傅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他的业务技能水平不断进步,很快就能胜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军人的独有风采。
黄 柯
一转眼退伍已经五年。军旅生涯是一辈子的财富,每当回忆起在新兵连时的生活,班长严厉的面孔又浮现在了眼前,指导员的教导在耳边回响。退伍军人,意味着一段特殊的生活经历。
起初到军营的时候,一切都从最基本的做起,队列,内务摆放,礼节礼貌,请销假等等,让我清楚认识到了部队严明的纪律性。
部队的作风是十分过硬的,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作为一名退伍兵来说更应该将部队的精神发扬光大。瓦2-6是隶属于瓦3的高产井之一,那天傍晚发现井突然停了,经过一晚上的补救,终于在凌晨将井救活了。回去的路上,副班长与我交流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那句:责任会让一个人成长起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从军之路,我发现部队这个大熔炉改变了我。
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一身戎装,穿的是庄严,一双军鞋,走的是神圣,一个军人,看的是军魂,担的是使命,继承的是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传统。—— 黄柯
李 睿
2012年11月,李睿从部队转业被分到工程中心作业一线,从一名军人到一名石油工人,不同的职责,同样的梦想。
李睿的身影出现在任何需要他的地方,他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石油工人!面对陌生的岗位,他暗下决心,从最简单的操作入手,一点一滴刻苦钻研。当别人在休息、娱乐的时候,他总是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作业工书籍学习。不到3个月他就成长为班组的骨干。在今年保油上产中,由于工作出色,荣获中心个人三等功。这一路走来,李睿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军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石油工人,从跟跑者到赶超者。他参与的《抽油杆简易刮蜡器研究与应用》荣获工程中心金点子奖,在今年油田青年创意大赛上,他参与的成果《更换抽汲安全装置的研究和运用》荣获二等奖,他建议实施单班油料定额管理,加强班组成本控制,采取了多项控本措施,节约成本了近十万元。
陈剑:上海警备区 武警
在车船服务大队真武项目部洗井一班向军旗敬礼
计宏:原北京军区66322部队 步兵
在车船服务大队洗井二班向军旗敬礼
王宏锦:68046兰州军区 陆军
在车船服务大队真武项目部综合一班向军旗敬礼
郑国荣:海军南海舰队 海军
在车船服务大队船驾一班向军旗敬礼
顾松:原北京88615部队 工程兵
在车船服务大队洗井二班向军旗敬礼
王铖:江苏省武警总队 特种作战
在维修测试一大队电力维修班组向军旗敬礼
魏文欣:原兰州军区69356部队 步兵
在维修测试一大队安装维修班向军旗敬礼
郑旭:原北京军区95820部队 警卫,导航
在维修测试一大队注聚组向军旗敬礼
国防建设一心一意,鱼水情深一点一滴;
科技强军一钻一研,钢铁意志一锤一炼;
长征精神一脉一承,威武之师一举一动;
八一军魂一聚一凝,和平使命众志成城!
图文:杨梅、刘沛、黄柯、朱金华、杜祥琴、关云鹏、袁美金、钱伟、张裕卿、唐涛、卢钊、闻开杰、张翔、邓聪、任高飞、张军、郑晔、郝磊、黄柯、李睿、马叶清等
编辑:王荔 徐博誩闻